地狱之门攻略
8月9日-8月10日 到达奥克兰
主题:飞行20小时+租车+找房子
特别提示:下飞机先吃饱肚子,再去取车找房子
奥克兰机场:
我们一行6人北京时间8月9日中午登上飞往香港的飞机,飞行3小时,然后香港候机5小时,晚上9点登上飞机,又经过近12个小时的飞行,终于到达奥克兰机场,此时是当地时间中午12点,而北京是早上8点,时差4小时。
下飞机第一印象就是好多中国字,看来中国游客确实来的不少。出签证关很顺利,一家人、同行人都可以一起过关,小者准备了签证打印页和返程机票行程单都没用上。
因为飞机上已经填好了入境卡,所以取到行李后,直接去检疫处排队,当地人和外国人分两队。排的很长,也是可以一行人一起交入境表,海关人员见我们都划了勾,就问带的具体是啥,我说榨菜,他好像没听懂,马上就叫了个中国工作人员过来;经过沟通,海关人员对食物倒没什么异议,就是对同行朋友带的中药有点疑问,于是让我们先去把所有行李过安检,然后拿着入境卡去5号窗口;我以为要开箱查看,结果窗口的小姐姐很和蔼的问,药是医生给开的吗?我们诚实的点头答是,于是她收走所有入境卡,就让我们走了,当时我还有点懵,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过关,早知道应该把火锅底料也带来。也许是那天海关人员心情好,或者看我们长的比较良民,又一脸认真的样子,估计我们也不会带什么违禁品。
租车取车:
取车、手续等一系列都很顺利,因为全程中文,基本流程和国内类似,翻译驾照和国内驾照都要用,可以登记两位司机,不会另外收费,于是我们登了两个,如果不登记,万一换人开属于违法。刷了1000钮的预授权,得还车十天后才还。
右驾初体验+找房子
真的开始自驾时,还是有点紧张。小者负责看地图指路,一开始不适应Google,虽然也是中文提示音,但和国内高德有区别,它似乎总是慢半拍,而且会提示向左前方前进、右前方前进,我们有时候会理解成左转或右转,但实际都是直行。走错了两次后,小者也算是总结出点经验,不要听提示音说话,要自己看地图上的路;到环岛时,提示音说从第一出口出,大多就相当于左转,第二出口一般是直行,第三出口基本就是右转,上面也会标注出口的数字或路名。之前在美国,小者也指过一次路,结果出口出错好几次,哎,这次还是右舵左行,甚是紧张,还好大多数时候是一条直路;即使走错了,也没关系,高速的出口入口很多,隔几百米就一个,大不了再兜回来。只是出环岛时,务必要让右边的车先走,否则还是有点危险的。
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,我们终于到了住处,这是奥克兰市外的一个小镇,叫GULF HARBOUR,导航把我们导到一片房子处,我们就懵了,哪个是我们要去的?已经是下午5点,天眼看要黑,路上一个人都没有,我在原地转了好几圈都没找到人可以问,最后只好求助帮联系房子的朋友,根据地址有个数字11,我问报箱上的数字是对应的吗?朋友说是的,于是我们开始顺着报箱上的数字找,从40多一路找到11,这时候房东先生也出来迎我们了。他们的房子不在路边,要往里一些,靠自己找还真是要花点时间。
此时,大家已经是又累又饿又渴,所以如果有人也是下飞机准备租车自驾的,建议一定在机场附近先吃饱肚子或者买点吃的,因为自带吃的都在机场扔了,路上不熟悉也不知道去哪买,否则真的要折腾好几个小时才能吃上东西。
幸好房东太太很热情,给我们准备了些水果和牛奶、饼干,并且带我们去最近的超市临时买了些吃的,然后下了些自带的挂面,随便吃了点就洗洗睡了。
小小发现:
这一路还是有点辛苦的,尤其带孩子、老人时,要做好一些准备,下飞机要买些吃的和水,提前了解清楚房子的具体地址,而且新西兰冬天黑天非常早,基本5点就黑,再加上初到不熟悉情况,尽量把时间往前赶,避免天黑路盲心里慌。
8月11日-8月12日 奥克兰第一个周末
主题:熟悉超市+学校
特别提示:新西兰超市大袋子也收费,如果买东西多,请自带购物袋!
先解决吃饭问题:
第二天醒来,大家基本缓了过来,才仔细去看我们住的房子,这是个二层独立house,一层有游泳池和spa池,后面有小院,房东住二层,门口还专门摆了个牌子欢迎我们,有每个人的名字,很用心。
这天是周六,按原计划是应该去霍比屯和萤火虫洞的,但临时改为奥克兰动物园,上网查了下一个人要28纽币(对不起,我乘5了),心想这动物园得多大、多壮观,但也看好多评论说,动物园比较有特色,但不是很大,主要是可以看到新西兰特有的动物KIWI,也有人吐槽又小又贵的。关键是孩子们并不感兴趣,想去海边或者喂动物,于是我们临时改为去了动物园旁边的免费公园Western Springs(如上图)。这里有很多动物和游乐设施,看到不下10个中国孩子,于是妥妥玩了一上午,临走时公园清扫的老爷爷给了孩子们一些面包,喂动物又喂了半个多小时,我们就这样与动物园擦肩而过,一分钱没花却玩的很开心。饭也决定回家自己做,我是不是越来越会过了,哈哈,主要是自己动手的乐趣真是回味无穷!
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去了new world超市,因为它刚好在路边,一眼就能看到,其实往里还有countdown,后面几天才发现。买了很多牛肉、鸡翅、零食等。初入超市,看到价格就想乘以5,换算成人民币,哇塞,觉得东西都好贵啊,尤其是蔬菜水果,香蕉要20元一斤,黄瓜要25元一根,肉倒是和国内价格差不多。后来和当地移民的老华侨聊,他说不要乘以5,就当它是人民币的价格,要不没法生活。不过我们还是基本挑价格低的蔬菜水果买,土豆、洋葱买成袋的,会便宜很多,而且这里的土豆、洋葱都非常好吃,面面的、甜甜的,我想这应该就是蔬菜自然生长出来的味道;肉也特别特别好吃,随便怎么做都好吃,我只能说我以前吃的可能都是假肉。
中午我们做了可乐鸡翅等中餐,这是这几天以来的第一顿正餐,大家吃的格外香,但孩子们更想吃火锅,于是下午临时决定去趟中国超市。房东太太热情的告诉了我们地址,我在探图一查,原来叫大华超市,而且有很多连锁,于是选了最近的一家,也要30公里。这也是我们此行第一次开夜路。
按照导航的指示,顺利找到超市,远远就看到大大的中国字,很是亲切,进到超市里更是亲切,这简直是跟在国内一模一样。蔬菜区有香菜、韭菜,冷藏区有冻豆腐、豆浆,粮食区有各式大米和杂粮,酱料区有各种品牌火锅底料,周围不时响起熟悉的声音:今晚咱们做个麻婆豆腐吧。哇塞,现在能体会,旅居国外的中国人会更念祖国的好,那种深深驻扎在胃里、心里、灵魂里的乡情,只有当身在异乡时才会有深刻的体会。
买齐20天可以用到的粮食、酱料,出门一看已经黑天了,这对我们老司机又是一次全新的考验,夜路开右舵车,会是怎样的感受?后来事实感受是,只要不超速、礼让右侧车,其实白天和晚上区别并不大。
回到家后,还有额外惊喜---满天的星星,真的是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多的星星了,上一次是在稻城亚丁,上上一次是在泰国,去年在西藏都没有看到这么多的星星,很是开心。
晚上,孩子们如愿的吃到了新西兰的第一顿火锅。不知为什么,在新西兰吃的每一顿饭,都有额外的幸福感,哈哈,不煽情了,继续讲述新西兰的故事!
原来这就是外国小学呀!
12号我们决定去学校看一下,之前还真没去过外国的学校,听说没有围栏,随便进,很是好奇。到了学校,果然是开放式,只是每个教室都锁了门,周末刚好没人,我们就到处参观,往教室里一看, 哇,和幼儿园好像啊,都是彩色的桌椅,屋里墙上到处挂满了各种绘画作品,这样的环境孩子们肯定喜欢。学校里也有很多运动器材,多以攀爬、双杠类的为主。后来接孩子放学时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当地孩子都在单杠上吊着或者3、5成群踢球,像小猴子一样灵活的穿梭在各个单杠之间;中国孩子全在一堆挖沙子,乐此不疲的挖完一个挖另一个。
小小发现:
三大超市都有会员卡,部分会员商品可享受超低价格,小者无意中得到一张countdown的会员卡,是去某个countdown时(因为countdown特别多,随便导了一个,后来都不确定去的是哪个了,我也是醉了),恰巧碰到一位中国收银阿姨,她直接送小者的,所以小者也不知道该如何办理,后续有时间会研究研究。
8月13-8月19日 小游学第一周
主题:学校初体验+提瑞提瑞岛
特别提示:新西兰小学很开放也很人性化,给孩子些空间和时间,相信他们自己可以适应!
新西兰国际生:
终于盼来了正式上学的日子,紧张+兴奋,几乎全体出动一起前往学校。这里的学校9点上学,和国内比整整晚了两个小时。等待的时候,看到穿着校服的各年级学生陆续走进学校,这天早上温度估计不到10度,小者是穿着长衣长裤羽绒服的,同行其他人也都至少穿着外套,但当地学生们却是清一色短裤或短裙,上身短袖+绒外套,看的小者都冷。接待我们的老师,后来也是小者的英语外教老师Heather,光腿穿了条裙子,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,帮我们办理入学手续。然后就是孩子们选校服,可以选裤子或裙子,但穿裙子要不就光腿要不就穿黑色袜子。我家宝立马选了裤子,朋友家宝一开始想穿裙子,但没有袜子,最后也只好换回了裤子。学校在着装方面要求还是很严格的,必须穿校服+黑色的鞋,鞋上不能有任何花纹或其他颜色。
换好校服,孩子们被带到了各自的教室,先是家长一起进教室和班主任见面问候,教室里学生们正在上课,不过都是坐在地上,听老师讲着什么,很随意。然后我们就该离开了,有点不放心,迟迟不想离开,期间校长简单和我们聊了几句,校长是位身高1米8的女性,走路带风,口头禅是lovely,一看就是女强人型,和新西兰女总理一个风格。她表示理解我们做家长的心情,可以远远的看,但建议不要走近打扰孩子上课。于是,我们心怀忐忑的站在学校外面等了一个小时,最后也只好先回家继续等。
回家后也是坐立不安,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适应。中午接到孩子们的电话,说一切安好,这才放下心来。
第一天的感受:
学校的作息很有趣,早9点上学,下午3点就放学,上午一节大课上到10点半,然后孩子们可以活动半小时,这时候可以吃上午茶点;中午12点放学,不许留在教室里,必须到外面走廊或草地去吃午饭,全部席地而坐。当地人的午饭很简单,基本就是饼干、三明治类的冷餐,而且据说中午吃饭只有10分钟,10分钟后会打铃提示孩子们该活动了。这时候所有人基本都扔下饭盒,疯玩一小时。
所以,第一天下午3点,当我们去接孩子时,发现保温饭盒里的食物基本没动。因为等找好了可以坐的地方(明显还没适应席地而坐),刚打开饭盒,就打铃了,于是他们也随着大家一起去玩了。
问起第一天的感受,朋友的孩子因为英语基础比较好,本身又是外向性格,所以零障碍适应。我家宝就有点为难了,当天晚上哭了一小会儿,觉得听不懂,有同学主动和她打招呼,但她不知如何回应,有点难过。小者能理解孩子的心情,并没有马上给出劝解方案,而是让她痛快的哭一会儿,然后分享了自己的心得,我说其实妈妈有时候也听不懂,尤其对方说的比较快时,但我就一直保持微笑,点头,对方也能感受到你的友好,况且人与人间的沟通,70%靠的是身体语言,30%才是语言,很多时候看对方的表情、手势基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
虽然小者说的轻松,但内心还是有点担心,只是不能让孩子察觉,否则她会更不愿意继续适应。
终于适应了!
第二天,正常把孩子送到学校。小者和学校老师反映了孩子的状况,请老师帮忙落实了buddy小伙伴。果然晚上接她时,特别兴奋的告诉我:妈妈,我有新朋友了,我还挺喜欢这个学校的。这时候小者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。故作镇定的说,是吧,妈妈就知道你可以。其实,小者也不知道孩子最终是否能适应,听其他中国家长说,有4周都一直哭的小盆友,但大部分都适应的不错。
这周中间,我们还经历了两件事情:
一件是偶遇学校老师大罢工,所以学校放假。据说原来老师的薪资是每小时十几块纽币,经过这次罢工涨到了24块;我们也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。当天本来是约了去提瑞提瑞岛玩,天公不作美,有大风,航线停。于是小者把船票改到了周六。然后一行人去了莎士比亚公园徒步。本来不知道徒步路线,恰巧碰到一位当地父亲带着一对儿女上山徒步,于是我们也跟了上去。莎士比亚国家公园是依山傍海的,下面是大海,上面山上是一个个被围起来的牧场,有羊有牛,但看不到人,牧场之间有门可以通过。我们跟着跟着就跟不上那对父子了,险些以为会迷路在牧场里,还好后来遇到一个看牧场的人,才基本确定了下山的路,有点儿探险的感觉。
另一件是提瑞提瑞岛见闻。知道这个岛完全是个偶然,小者发现这一路真的有好多偶然。小者想趁着在新西兰有时间,在当地学学语言,于是找了学校的Heather帮我上课。在学校等她的时候,遇到好几个同样带孩子游学的中国同胞,有孩子妈妈,也有带队老师,于是他们和我分享了很多当地的见闻和趣事,提瑞提瑞岛就是成都的带队老师分享给小者的,否则很少在攻略里看到关于这个岛的介绍。小者回家查了查,百度有岛的介绍,但不知道怎么去。结果刚巧看到前一晚在港口拍的照片,正是介绍去岛上的时间和费用(其实前一天小者是去码头找出海打渔船的)。于是试着输入海报上的网址,果然是在船务公司的官网预定船票。这时小者才知道,这个岛大有来头,这是一座开放的野生动物保护区,上面有很多珍稀鸟类,每日限制上岛170人,所以船票需要提前预约。小者觉得这里适合亲子游,尤其一定要请一位向导,她会给你详细讲解小岛的由来和岛上的各种鸟宝宝。向导们都是当地的志愿者,而且年岁都是60以上花白头发的老爷爷老奶奶,值得敬佩。
小小发现:
新西兰学校虽然课业压力不大,但学校管理非常严格。比如不穿校服、不穿黑鞋、黑袜都是不能到校上课的,另外,在一次全校集合中,因为孩子们有点嘈杂散漫,于是校长勒令所有人回到教室,安静的重来一次。再集合时,校长会不停的和走过来的孩子们打招呼(她应该是记得很多孩子的名字,全校得有一两百孩子),告诉孩子们安静的集合,但可以继续保持微笑,可以打招呼,只是不要聊天。在我们印象中,西方人总是很注重个性,不像我们那么讲究组织纪律,但从这所学校,我至少看到,个性不代表散漫,纪律不代表古板,两者如何有机结合,其实是需要教育者花费很多心思的。
8月20日-8月27日 小游学第二周
主题:爱上学校+罗托鲁瓦
特别提示:景点都可以出示电子票,不用担心找打印的地方
爱上学校:
小游学的第二周,小盆友们完全爱上了学校,是啊,不论上课还是下课基本都是游戏的方式,正和孩子们的口味。课上鼓励孩子们自己上网查询资料,分组讨论,组间竞赛;课下有充裕的时间,让孩子们痛快的跑跳、玩闹。当然这也和新西兰的国情相关,人口少,竞争压力不大,想学习就好好学,不想学习,毕业做个技术工人收入也并不低。如果在国内,每天这样从早玩到晚,那家长们估计得疯了,所以短期体验体验还可以,长期下去除非彻底移民不高考了,否则。。。哈哈
过程中相处的愉快,离开的时候难免会更加依依不舍。学校在孩子入学的第一天,就给每个插班的国际生,均安排了与全班同学合影的环节。而且会以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的方式,颁发结业证书、赠送全班合影。记得校长在大会上说,这些国际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这里学习,我们不仅对他们的到来要表示欢迎,更要表达敬意,他们要克服生活、语言等诸多方面的困难,值得我们学习。确实,游学不仅对国际生自己是个锻炼的机会,其实对当地孩子来说也是个学习的过程。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平的,所有的孩子面对的都是全球范围的竞争,只关注自己脚下的一片土地显然不足。之前小者接待过一位来自迪拜的叙利亚客户,他本人就会阿拉伯语、英语、日语三种语言,而且他要求自己的儿子们也至少要学习这三种语言。我们常觉得国内的学业压力大,其实放眼全球,哪个名校学子不是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,美国学生也一样课外班、请家教,所以小游学的意义不在于孩子在这两周具体学到了什么,而是让他们从小明白,世界上不只有自己所在的这个国家,还有200多个国家和数以千万计和她们一样向往美好生活的孩子, 大家都在努力向前奔跑,此时此刻的我们怎能不努力!
罗托鲁瓦:
结束最后一天的学习后,我们就踏上了奔往罗托鲁瓦的高速,后面三天算是此行正式的玩耍时间!
从奥克兰到鲁托鲁瓦,距离显示270多公里,但恰逢周五下班高峰期,我们在路上整整堵了一个多小时,大家都很有秩序的排队,没有插队、加塞的情况。
堵车基本是因为车流量大,尤其是高速入口处,大家礼让并线所致。新西兰人周末基本都奔向郊区,开启周末度假模式。我们的后半程基本走的均是国道,路上到服务区休息吃了顿饭,结果原计划不到4小时的路程,最后走了5个小时,到罗托鲁瓦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。晚上走国道,基本没有什么困难,还是需要注意别超速、不要强行并线,因对面来车比较多,灯光晃着会很危险。
萤火虫洞+霍比屯
由于霍比屯中文讲解需要提前一周以上订,所以我们好不容易约到了25号下午的中文团,上午先去了萤火虫洞。从罗托鲁瓦到这两个地方都近多了,到萤火虫洞后先换票,又是满眼的中文,换票处门口居然还立了个大大的支付宝易拉宝。游客基本是中国和韩国人。按照预定的时间有当地导游带团一起参观,散客只有英文导游。先是参观溶洞,导游会讲些溶洞的形成过程,如果去过本溪水洞或其他国内溶洞的人,会觉得这里just so so。最后,导游会把大家带到一处围栏处,特别黑,适应了后才发现原来脚下是河,我们被依次安排坐到船上,不许说话更不能拍照,然后坐船驶向洞的深处。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,但抬头望去,头顶却如星空般绚烂,无数的萤火虫闪着蓝色的光芒,还是挺漂亮的,只是没有宣传照里感觉那么震撼。看萤火虫的行程很短,感觉也就7、8分钟,最后驶出溶洞,这里的游览就结束了,全程45分钟。
从萤火虫洞到霍比屯,开车一小时左右。也是先换票,票上会显示集合的时间,一般各团间隔5分钟,等待处会挂对应时间的小牌子,中文团会有中文提示和中文导图。
我们定的是下午3点零5分的中文团,不过天公不作美,开始下雨。先是排队验票上了大巴车,进入霍比屯后,导游会先让大家自取雨伞,然后从菜地开始参观。看过指环王的亲们应该知道,这里就是导演当年生生造出来的一个霍比特村,但由于版权的问题,大部分房子都不能进,只能在外合影。
导游先问大家有没有看过指环王或霍比特人,似乎大部分人都没看过,其实小者也只看了指环王第一部的一部分,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觉。整体走下来大多数人就是各处拍照,景区面积不大,大概一小时左右基本能看完。
这两个景点名气比较大,比较适合打卡, 整体游览感受,对小者来说,只能说just so so,仁者见仁吧,不推荐也不反对,看每个人需求!
两个景点均可出示电子票,不用打印。
怀奥塔普地热公园和地狱之门地热选哪个?
之前看攻略,说怀奥塔普是地热公园,地狱之门也可以看地热,有点迷茫,到底选哪个?最后选了怀奥塔普,因为推荐这里的人多一些。小者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下,如果看地热景观,一定去怀奥塔普,这里有20多个不同形态、大小、颜色的坑可供观赏,每个坑都比较大,相隔有一定距离,适合徒步+观景,总体可以玩一个半天。
而地狱之门的地热坑,就真的很坑,数量、形态、颜色都无法和怀奥塔普比,那里纯是泡温泉的地方,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:去地狱之门不要买地热门票、不要买地热门票、不要买地热门票,直接买它的泥浆浴票+硫磺浴票即可。
怀奥塔普地热公园
早听说怀奥塔普有个喷泉表演,每天固定10点15分。我们早9点就到了,因为离我们住的罗托鲁瓦只要半小时车程。这儿的工作人员特别和蔼,换票很简单,出示电子票即可。由于没到表演时间,所以她推荐我们先进到景区走时间最短的红线,大概需要半小时,然后出景区到停车场旁边的另外一个地方看喷泉。
我们凭票进入地热公园,验票的工作人员会问你是否要看喷泉再返回,我们说是的,于是他收了票,在每人手上印了个图章,这就是二次返回的票。进到公园里,对面是卫生间,左手边有条小道是参观路线,路口都会用红、黄标识指明方向。果然如大家所说,硫磺味比较浓,我们大人还好能忍,我家宝那天不太舒服,逛一半就受不了味道,赶紧出园。
出了园区要回到停车场,再开车前往喷泉表演的地方,我们也不知道往哪走,但接近10点时,好多车都往那个方向看表演所以跟着车就好了。大概开个2、3分钟,到达另一个停车场,会有工作人员指示停车,问是否来看喷泉,答是,然后让出示票,我们就出示手上的印章就行。也有刚到怀奥塔普的旅客,直接就开上来,还没有换票,就得先下去换票才能来看喷泉。
喷泉表演处有座位,可以坐下等待。我们那天的表演出了很多状况,先是主持人迟到几分钟,是个胖胖的姑娘,很幽默,一边逗大家开心,一边往喷泉口撒东西,其实就是洗衣粉,然后大家开始兴奋的等待喷泉。后来可能是洗衣粉量不够或者喷泉当天不高兴,迟迟不见有反应,等了得有十分钟,主持人都黔驴技穷,不知道该说啥了,我们举着手机的手也酸的不行。工作人员赶紧又去取洗衣粉,再次倒入。这次过了一会儿,只见泉口开始有液体翻滚,主持人赶紧拿着自己的扩音器跑开,果然喷出了十米高的喷泉。这次喷泉应该算是吃饱了,喷了足足十多分钟。
看完喷泉,我们又返回公园,徒步走了园内最长的线路,其实全程下来也就2小时。所以如果想看喷泉+走最长路线,完全可以10点到园区,先换票,10点15看喷泉,然后再进园区直接走最远路线,避免像我们多走一段。
爱歌顿农场
离开怀奥塔普,我们就奔向爱歌顿农场,车程40分钟,离我们住的地方车程也就不到10分钟。这个景点很国际化,有英语、日语、韩语、中文、阿拉伯语等7、8种语言翻译。这里也是最欢乐的一个景点,不是因为景点本身,而是遇到一位移民新西兰的北京人导游,见到我们可是聊嗨了,后面详述。
这里有两个项目,一个是看剪羊毛表演,一个是参观农场,也都有时间场次,我们订的都是下午场。先看剪羊毛,整场下来要一个小时,主持人说英语,你可以带耳机,同声传译。先是请出十多只不同品种的羊,之前还真没注意过,羊有这么多品种。然后剪羊毛,主持人手法很娴熟,5分钟不到搞定。然后观众互动挤牛奶,最后牧羊犬表演。当然结束时,观众可以自由上台和羊、犬合影。孩子们很喜欢的项目。
然后是坐大拖拉机参观农场,这时就遇到了上文说的北京导游。他之前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,自从8年前移民新西兰,就过上了好山、好水、好寂寞的生活。见到家乡人,就差两眼泪汪汪了,一路给我们讲新西兰趣事,逗得我们哈哈大笑。他说自己每年在新西兰最多待9个月,剩下3个月必须回北京,挤地铁都觉得幸福。在新西兰每年最期盼春节,因为会来很多中国游客,他就在超市里免费提供购物建议,实际上就是想多和大家聊聊天。
当然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和导游聊天哈,重点是可以下车近距离喂羊和羊驼,导游会给每人发饲料,大家就站在羊驼堆里喂,他们都不咬人,但羊驼有牙,会吓一跳,而且它们着急抢食时,有可能会踩你的脚。
爱歌顿农场整体下来也就2小时,对孩子们来说有点不过瘾,没有想象的动物那么多,所以我们就转战罗托鲁瓦湖边喂海鸟了。
地狱之门
这里真的就是泡澡的地方,本来还想订波利尼西亚温泉,问了昨天爱歌顿农场的老乡,他建议选一个就行,都是硫磺温泉,所以我们只去了地狱之门,因为地狱之门还多一个泥浆浴。
早上9点到时,人很少,换票进门,每人给个大箱子自己装衣服自己看护。然后进入换衣间换泳衣,都是露天的,一开始会有点冷。先泡泥浆浴,这里限时,每人20分钟,工作人员计时。池边有泥,可以抓起来往身上抹,但只抹到脸蛋,抹到额头容易进眼睛,会刺激眼睛。到时间,工作人员会提醒出来冲澡。冲干净就可以进硫磺池了,这里的硫磺倒是没什么味道。
如果只是泡硫磺池,大概也就泡30-40分钟,而且这里只有两个热水池,幸好还准备了冷水池。于是,我们全体挑战了冷水池。刚进去真的是刺骨一样的凉,但出来后,就觉得穿泳衣走在外面一点都不冷,再进硫磺池会感觉热水像针扎,但越泡越舒服。于是,我们一行人排着队,不停往返于冷水池和热水池间,周围老外看我们玩的开心,也去试了试冷水池,发现这东西上瘾,于是我们泡了整整一上午,把整个旅行的疲劳都泡掉了,也算是为这次旅行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8月28日-8月29日 回国啦!
主题:机场周边
特别提示:机场二层有吃饭休息区,不要像我们在一层傻等!
加油还车:
我们实际上是28日晚上11点的飞机,但还车时间是下午1点,于是一早就从罗托鲁瓦出发,行驶3小时,先到租车公司指定的附近加油站加满油(还要留小票),然后还车,被送往机场。全程下来都很顺利,所以到机场才下午1点半,于是开始了漫漫等飞机。
奥克兰机场周边
机场一层没什么休息的地方,要往里走上二层,有可以吃饭休息的,我们不知道,所以就一直在一层坐等。孩子们坐不住,于是一部分人看行李,一部分人带孩子们出去溜达。看地图,周边走路不到1公里,有个蝴蝶溪公园,是收费的,里面有小农场,可以喂动物,于是一大一小20纽,进到农场里看动物。有两只羊驼、几只羊、两头猪、几只鹦鹉、几只小兔子和若干大公鸡。纽币换一包饲料,可以喂羊和羊驼,但羊太能抢,羊驼很绅士,见抢不过也就低头自顾自吃草了。
出了公园,旁边有countdown、百货商店、药妆店,居然在这里的药妆店买到了网红产品-蜂毒面膜和蜂胶皂,但价格不低,去了其他很多药妆店都干脆没有卖的,不知道是不是都被代购抢光了。
终于回家啦!
29号晚7点半,我们的飞机终于在首都机场着陆,虽然新西兰吃好、玩好、空气好,但回家感觉更好,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,觉得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。
地狱之门攻略
网名:英语行姐姐(全网同名)
求学经历:
· 入学:2019年10月 坎特伯雷大学
· 专业:Master of Business(MBM)
· 毕业:2020年12月
· 成绩:Merit
· 现居:基督城,距离UC步行10分钟
· 就业:TIGER BOOK LIMITED(虎书英语),从事英语规划及教育
地狱之门攻略
1、 选择新西兰怎么样?
答:感觉非常好,民风淳朴,社会治安好,地广人稀,一切都很从容淡定,适合中长期度假,当然移民就另说了,想清静养老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2、 小游学有收获吗?
答:收获很大,孩子很喜欢,重点是开拓视野,还交了新西兰朋友,明年还会去。
3、 前期准备是否充分?
答:还可以,除了签证机票、联系学校、租车、租房要提前准备,其他都可以到当地后再去慢慢联系和发现,其实偶遇和发现之旅更别有一番风味。
4、 选_宿有何心得?
答:因为小者是一定要自己做饭吃的,所以尽量选择独立的房子,以免打扰其他人,尤其有一个以上孩子还是挺吵的。而且要确保厨房用具全,要不好多菜饭都没法做。
5、 关于景点?
答:北岛本身景点就少,所以不要期望太高,但如果看自然风光,比如大片农场和海边,那北岛就够了,满眼都是电脑桌面,随便一个街边公园都能待一天。
6、 关于饮食
答:去新西兰就尽情的吃牛羊肉吧,怎么做都好吃,蔬菜、水果虽然贵,但也非常好吃,全部是自然生长的味道。莎士比亚国家公园里有自助烧烤台,在海边,免费,我们没用,但看其他人烤过,我们是在房东家里烤的,一般民宿里都有。
7、 关于天气、衣物
答:8月去,羽绒服、秋衣秋裤还是要带的,雨伞要带,鞋子最好备一双,下完雨去徒步会踩一脚泥。
8、 关于通讯
答:人多就租wifi,人少就开通新西兰漫游套餐,20天下来好像是300左右,24小时4G无限量,开通热点可以再带一个设备。
9、关于保险
答:人和车的都要买,买保险就是买平安,不用最好。
9、 关于APP
答:小者这一趟用的最多的,找路就是探图和google,景点就是淘宝和蚂蜂窝,汇率就是极简汇率,购物就是小红书,机票就是携程,飞机就是飞常准,租车就是租租车,翻译就是有道,通讯就是微信和whatsapp(新西兰人也用),民宿就是Airbnb,天气就苹果自带天气或墨迹天气。
10.关于安全
答:新西兰总体治安都可以,但尽量不要晚上出门,白天都看不到什么人,更何况晚上;租车自驾会增加一些安全性,但当地人也提醒,车里不要放任何东西,都锁到后备箱,也不排除看到车里有东西盗窃的情况。
11、关于加油
答:小者这次是第一次加油,之前还有点紧张,一般都是自助,选好油号对应的油枪插好,然后在屏幕直接输入要加油的钱数,如果想加满就直接按“fill”键,油枪会自动停,然后记住自己对应加油机器的号码,去前台报号交费,所以都是先加油,后收费。个别加油站会有工作人员帮忙操作,但都是前台交费。我们加的是95号。油挺贵的,纽/升。
地狱之门攻略
1、 为啥叫小游学?
答:一是孩子插班的是当地小学,二是只插班两周,从年龄到时间都很小(少),所以叫小游学,算是游学初体验。此期间,小者也找了当地老师学两周英文,也算是小小游学了下,重点是了解当地文化、体验当地生活,收获颇多。
2、 为啥去新西兰游学?
答:没错,又是拍脑门的,反正是说英语国家,刚好有朋友的朋友组织,比其他公立机构组织的要便宜的多,所以就提前半年定了。当然,你也可以选择自己联系学校,这次在新西兰遇到好几位中国妈妈都是自己联系学校,然后去插班的,下次小者也想试试。一个省心些,一个需要点英语基础,各有好处。
3、 为啥要到当地小学插班?听不懂怎么办?
答:这是小者被闺蜜们炮轰了好久的事情,说我自己去玩,给孩子整进去上学。哈哈,现实真的不是这样的,事实是小者等几个大人从早忙到晚,比上班都累,小盆友们从早嗨到晚,最后都不想回来了。当然,孩子肯定需要几天适应,我家宝第一天从学校回来就哭了,说听不懂,不知道怎么和大家交流,但从第二天开始就适应了,到现在还说很想念班里的小伙伴。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,其实大多时候是我们大人担心过度。
4、 为啥选择游学而不是纯玩?
答:确实,这20天如果纯玩,整个新西兰北岛、南岛能玩个透,但每个人需求不同吧,小者更喜欢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俗,对打卡景点不是很感冒。去年英国游时,孩子们就是爱喂鸽子和路边攀爬器材,景点、文化基本没留下什么印象,所以今年想更多了解新西兰这个国家和文化,让孩子们能交些当地朋友,开拓视野,所以还是看自己需求。这次我们也基本把奥克兰附近感兴趣的景点都玩了,但像天空塔、动物园这些就没去打卡,反而选择了很多免费公园、海边徒步、喂动物,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,关键还不花钱,甚是开心,哈哈!
5、 去前做过哪些功课?
(1)新西兰入境检查严格。
应对方法:水果、肉蛋奶下飞机前吃掉或丢弃;其他食物(如挂面、榨菜)据实申报;户外运动鞋,提前刷好鞋底,别带土;必备药品提前贴好英文翻译,并带好医生诊断,有可能抽查,如果说不清就会没收,万一影响病情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如果没有申报,轻则被没收,重则被罚款纽币400元(周边有人被罚过,人民币2000块,何必浪费于此),所以还是要仔细检查,认真申报。
不要以为我不懂英文,不知道,不了解就可以蒙混过关,从下飞机开始就有无数的中文提示语。出签证关很快,不会有任何为难,但出检疫关,排了好久的队。我们还算幸运,虽然带了食品和中药,但因为据实申报,一看面相就是良民,海关只是询问带的是啥,药品抽查也只是问了几句,没让开箱。出关后小者就后悔,带几包火锅底料就好了,哎!
(2)自驾游租车
A、硬件方面—国际驾照:
因为新西兰是右舵车,靠左行驶,所以租车时,是需要提供驾照翻译件的,小者刚好从租租车网站租车,网站可以提供免费驾照翻译服务,自己付个快递费即可,收到翻译驾照后,自己贴个照片,在app上开通一下即可使用,但也要同时带着自己的国内驾照。
B、软件方面—开右舵车:
这就因人而异了,小者LG是位老司机,所以当天基本就适应了,一开始开慢点,有人滴滴就给他让路。新西兰环岛比较多,始终记得给右边车让行,不用理睬左边的车(因为他们会给你让行),看见红灯或STOP一定停下,或等灯或观望。因为总体车不多,也几乎没有窜来窜去,强行并线的车,大家开的都比较文明,所以相对还是好适应的,当然开惯左舵车的人,会习惯性靠左行驶,所以注意避让左边路边停靠的车就好。我们一共开了1000公里,没有出现任何剐蹭,但听说近期在新西兰自驾的中国人出现了很多事故,所以还是要小心,毕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。
C、其他
(a)租车选择:我们是6个人+5个箱子(从20-29寸都有),所以小者选了7座阿尔法,全程大家坐的都很舒适,去超市采购也很方便,全部往后备箱一扔;有一点要说明,新西兰基本都是进口二手车,新车很少,但基本都是日本二手车,所以很多车都是十年以上的,不用担心车太老,日本二手车车况都很好,可以放心开(这目前是小者的工作范围,专门去日本考察过,所以有点心得)。小者租的就是十年以上老阿尔法,所以很便宜,18天裸车价格3000多,加上保险一共不到6000,除了车的右反光镜有点不好使,其他都ok;当然如果人少,考虑车性能,也可以选择新车,就是价格贵一倍左右,看每个人需求吧。
(b)新西兰路况:新西兰有高速,但国道居多,一开始小者也纳闷,因为从探图地图查路线和时间时,为何从奥克兰到惠灵顿600多公里,要开9个多小时,从我们住的地方到罗托鲁瓦不到300公里,导航显示要开4个多小时;后来到了才发现,因为不是全程高速,更多是国道,虽然也可以开到100迈,但路是弯弯曲曲、起起伏伏的,而且路上经常路过某个小镇、环岛,限速就是50-70左右,偶尔也会有测速摄像头,如果再半路加个油、吃个饭,那时间确实如导航所言。当然小者在路上也看到好多当地车,基本都是超速的,因为路上几乎没有摄像头,据说警察是蹲守式,藏在某处测速,但小者一路都没看到。为了安全起见,还是不要超速,前面车慢也不要急着跨线超车,因为相隔一段距离就会变出两条道,专门用于超车,提前2公里,路边就有牌子提示。路边都是农场,景色非常美,我们一路都说,看了这里再不想去河北天路,这里更纯粹、自然一些,所以何不好好欣赏沿途风景,享受当下。
6、 关于签证和机票
答:小者一贯作风,还是先出签再买票。新西兰旅游签证很好签,尤其一定全家(一家三口)一起签,费用和一个人签是一样一样的。小者是因为护照原件要用,所以申请的网上签,不用去使馆,直接网上全部搞定,这个网上有很多网签攻略,小者后续有时间也会写一个,总之比英国、美国签容易多了,而且如果你的护照有效期长,可以给到五年多次,小者因为护照有效期还有4年,所以给了4年多次,费用每人(家)是700多人民币,也就是一人签是700多,一家三口签还是700多,所以必须一家签啊,好划算。
机票小者是提前3个月买的,香港航空,香港中转,往返每人3600,就是香港要等5-7小时,还是可以忍的。
7、 关于住宿
答:小者在奥克兰和罗托鲁瓦都是住民宿,经济实惠,住的舒服,关键是吃的舒服;我们还和奥克兰的房东成了朋友,大家一起在院子里吃烧烤,老两口特别热心,我们送他们自己包的饺子,他们送我们自己烤的蛋糕,孩子们放学就往房东二楼跑,最后走的时候依依惜别,这也是此行我们最珍贵的收获之一。奥克兰民宿是朋友帮预定好的,后续罗托鲁瓦是在AIRBNB上自己订的,这是小者第一次自己定民宿。那是一栋独立的房子,房东不会出现,只给了几个数字密码。
之前没有经验,到的时候又是晚上,我们研究了半天,门上没看到能输入密码的地方啊,难道是找错房子了?后来才发现,原来墙上有个巴掌大的密码盒子,输入密码,才能拿出里面的钥匙;真是为自己的智商捉急,不过有种找宝的感觉,还挺有意思的。
8、 关于景点
答:除了提瑞提瑞马唐伊岛,其他都是打卡景点,淘宝上都可以预定;需要注意的是,霍比屯如果想订中文解说团,一定提前一周以上订;萤火虫洞没找到中文团,所以一路听的云里雾里;爱歌顿农场有中文耳机,也有中国解说,这部分后面详述,全程最搞笑景点;怀奥塔普属于自己徒步看各个“坑”,不需要讲解,有中文导图;地狱之门就是泡温泉的地方,去过怀奥塔普就不要买这里的门票了,直接买温泉票(泥浆浴+硫磺浴)这个后面会详述,里面有中国工作人员。
提瑞提瑞马唐伊岛小者是去他们官网订的,这个小岛对于家里有6-15岁孩子的家庭,强烈推荐,而且一定要订导游讲解,否则还不如不去,后面详述。
其他像天空之塔、动物园、博物馆小者都没去,出海打鱼因为是冬天淡季,包船太贵(要9000RMB),所以也没去,亲可以参考其他纯玩游记。
9、 关于饮食
答:这次小者吃的特别满意,之前出国就为吃愁,因为俺这个中国胃一吃西餐就难受,所以走哪都背着锅和挂面、榨菜,这次挂面和榨菜差点都剩下,因为当地的食材实在是太好吃了。有了车,就相当于腿变长了,孩子们上学后,我们就去当地超市大采购,各种牛肉、羊肉、三文鱼好吃到爆,不过就是蔬菜特别贵,据当地人说,冬天他们都不吃蔬菜,确实太贵了,如果这时候谁买一袋西红柿,那就是土豪,如果再拎上一根山药,那就不是一个阶层了,但老吃肉也受不了啊,后来我们发现有卖1纽币一个的西蓝花,我们每次都买2、3个,土豆、洋葱各一大袋,这就成了我们20天的主要配菜。
当地也有中国超市,不过离我们住的地方30多公里,就去了一次,但还是很值得的,买到了麻酱、福临门大米、火锅底料、老干妈、馒头、豆腐、咸鸭蛋等,当晚就吃了顿火锅,大家都吃的非常开心,比在国内吃,感觉更难得一些,多了一份幸福感。
有面、有肉,必须得包顿饺子,可是没有擀面杖,于是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了智慧,临时用玻璃杯擀饺子皮,房东还特别拿着我们送的饺子去送给她90岁的妈妈,让老太太也尝尝中国的美食。
新西兰的超市主要有三大:new world、countdown和paknsave,小者都去体验了下,按理说paknsave是仓储式的,应该最便宜,但小者感觉countdown更实在些,new world最新鲜,而且小者意外得到了一张countdown的会员卡,会员产品价格还是相当诱人的,所以去countdown次数多一些,当然也有可能是住的时间短,体会还不到位,总之,三大超市各有特色。中国超市叫大华超市,也是连锁的,你能想到的那里基本都能买到,所以建议刚到新西兰就先去那里采购一下,很多酱料、大米买齐,心里才踏实,后面才好发挥,20天下来酱料也基本都能消灭干净,我们吃了整整5公斤大米啊。当地超市也有卖大米和老干妈,但酱料找起来就比较费劲了,所以中国超市还是有必要去一下的。
10、关于天气和衣物
答:我们是8月10日到8月28日在新西兰,此时当地正是冬季,虽然气温10度左右,但会经常下雨,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冷的,需要穿薄羽绒服;但当地人,大人有光腿穿裙子的,也有穿羽绒和我们一样裹得紧紧的,但孩子们一律光腿穿短裤或裙子,而且还光着脚不穿鞋在地上走,我们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。中午如果不下雨出太阳,还是很暖和的,可以穿短袖,早晚会凉很多,而且室内没有暖气,有点我国南方冬季的感觉。小者特别怕冷,全程基本都穿着羽绒服,出海的时候里面还加了毛衣、秋裤。总之,怕冷的还是要多带些厚衣服。
那边下雨就一阵,说下就下,说停就停,一停就容易看到彩虹,我们看到好几次,有时候还是双彩虹,非常漂亮。
11、关于通讯
答:小者买了个当地电话卡,可以往国内通话200分钟,带1G流量,但基本没用上,租了个不限速的wifi倒是很管用,因为去的人多,手机、pad都要连,出门导航更是不可或缺;如果人少,选择移动4G漫游也行;当地房东也会提供wifi,但是3G的,用惯4G的会感觉慢。基本有了网,其他通讯需求都能满足,和国内家人联系就直接微信视频,很方便。
12、关于保险
答:小者觉得还是要买的,但因为小者经常出国,所以买了某邦的全年意外险,含国外意外就医,省了每次出去单买一次,但这个险60岁以上老人买不了,所以老人还得单买出国险;车险也建议买全险,租车时会让你选,价格会差2000人民币,小者买了,虽然都没用上,但买保险就是买平安,不用最好,一旦有事能救急,国外医疗、车辆维修都是非常贵的。
13、关于各种app
答:常规的飞常准、墨迹天气、极简汇率、淘宝、Google地图都会用上,这次小者想特别推荐2个:
A、 探图地图:一定在国内提前下好当地地图,一是出国前,就可以先了解各种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和时间,方便计划行程;二是出门万一没有wifi也可以导航;
B、 蚂蜂窝:不光是为看攻略,而是临时买景点门票,经常有活动,比某宝便宜好多,这次去爱歌顿农场,就是买大送小,非常划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