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ad攻略(苹果尺寸对照表最新2023)

个人学习 81 0

ipad攻略

可写的配件太多,更全、更完整的 iPad 配件推荐合集,看下面三篇分类文章:

这里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放上来,可以优先考虑,剩下的可以去上面配件合集文章里面找。

iPad 保护套选购注意:选硬壳可以预防 iPad 变弯,但硬壳拆装也要小心,没经验的建议先看自带的说明书,不然容易划伤 iPad,硬壳适合长期戴套使用的;如果你经常会拆装保护套的,建议选择软壳或磁吸款的保护套。

目前市面上的保护套,基本是这三种:

磁吸拆分的设计,可分离保护套单独使用,方便单手把握,适用更多使用场景。

1、推荐的这家款式比较多,基本覆盖了市面上保护套的样式,我目前也在用,说几个优点:

上面说的三种都有,大家可以进店自己挑选:

2、如果预算充足,推荐买 PITAKA 家的 磁吸双面夹皮套 或者 芳纶纤维保护壳。

PITAKA 号称是 “配件界的 iPhone”,虽然它家的东西普遍小贵,但使用体验确实是提升了一个档次,属于好马配好鞍的代表,配件不管是外观颜值,还是耐用度、防护性方面,表现都超出预期的好。

感兴趣的可以看这篇 PITAKA iPad 三件套体验分享:

1、笔的话一般是不建议买第三方的,对于学生来说,Apple Pencil 作为效率工具,记笔记、写作业、绘画都很实用,个人建议配笔,能最大化的利用你的 iPad。

Apple Pencil 的优点:

Apple Pencil 一代笔和二代笔都能感应斜度和力度,延迟没区别,区别主要在于:

苹果发布 Apple Pencil (USB-C),价格更低,属于低配版的 Apple Pencil (第二代),定位介于 Apple Pencil (第二代) 和 Apple Pencil (第一代) 之间。

这款笔应该就是定位学生党,砍掉了专业绘画需要的压力感应,把第二代手写笔的价格从九百多砍到六百多,同时兼容了所有配备 USB-C 端口的 iPad 机型(包括 iPad 10)。

外观方面:

Apple Pencil (USB-C) 的机身设计跟 Apple Pencil (第二代) 差不多。

功能区别:

当然,如果你只是写字、简单画画插画的需求,对压感等的要求不高,第三方电容笔也完全能满足日常需求,使用也没问题的。

目前第三方电容笔的功能:

除了没有压力感应、没有轻点两下设置快捷功能,其他 Apple Pencil 有的功能也都支持,比如支持随手写、支持触控笔手势,而且都是带防误触功能的、无需连接就能直接使用、触感也好、延迟也低。

目前第三方电容笔,日常写字记笔记的使用感受,跟用 Apple Pencil 其实没多大区别!店家一般还会附赠苹果软件APP、备用笔尖、数据线等,性价比很高!

下面推荐两款市面上主流的、老牌的、评价都还不错的平替手写笔:

1)第一款是 益博思 的升级款

光滑质感(外观类似苹果一代笔)且有一边是平面,支持防误触、电量显示、磁力吸附、USB-C 充电口(笔帽的设计),送一个备用笔尖、充电线、还送一个颜值很不错的笔盒(收纳很方便),附赠笔记/绘画软件、手账/绘画教程(很贴心了),手感舒服,书写体验也不错。

2)第二款是 wiwu 的口碑款

亚光磨砂质感(外观类似苹果二代笔)且有一边是平面,全屏防误触、实时电量显示、磁力吸附,侧边 USB-C 充电口,送两个备用笔尖、充电线和多口转换器、一个笔套,通过笔尾部轻触两下可以开启和关闭,书写感受也很舒服。

补充各款手写笔写字的对比图:文字是各自手写笔写的,线是 Apple Pencil 画的,电容笔手感都还可以,写字也都很灵敏,试用了一段时间也都不断触,可以考虑入手。

贴膜首选钢化膜,能避免屏幕划痕和磕碰,起到保护作用,找一家性价比高、评价好的就行。

类纸膜的话,如果写字、画画的使用量大,可以考虑体验下类纸膜,有磨砂感不易打滑,好的类纸膜,会让书写绘画就感觉在纸上一样,不过类纸膜也会让屏幕通透性变差,不一定适合所有人。

或者,贴膜也不是必须的!

比如,我目前的方案就是 轻薄保护套 + 思高擦屏布(能够擦拭掉屏幕的灰尘、指印、油脂),也挺方便好用。

预算充足的话,选苹果原配当然是最好:

如果考虑到预算,目前百元价位的无线耳机选择也很多,综合性价比比较高。

关于 iPad 适合的蓝牙耳机、平替耳机选购,看这篇推荐指南:

由于篇幅内容有限,更全的 iPad 配件推荐,比如:iPad支架、收纳包、AppleCare+、蓝牙键盘鼠标、快充套装、U盘/移动硬盘、屏幕清洁方案等等…

已经整理到上面的 “配件合集系列三篇文章” 里了。

大家根据需要选择,如果有更好的 iPad 配件推荐,也可评论回复,我会更新进去!

ipad攻略

(1)iPad Pro 的定位

定位 “下一代电脑”,它拥有更大的屏幕,更窄的边框,更大的存储,以及更强的性能。

(2)iPad Pro 独占配置

先说 iPad Pro2021 的配置:

新款 iPad Pro2022 的主要升级也就 M1 变成 M2:

(3)购买建议

iPad Pro 当前并不是所有人的首选。

注意:M1/M2 芯片加持的 iPad Pro,虽然性能直追 Mac,不过 iPadOS系统 和 MacOS系统 的差距还是很大的,目前 “你的下一台电脑,还只能是电脑” 。

新款 iPad Pro 2022,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,最主要的升级也就是 M1 变成 M2。不过平板又不是电脑,目前发挥场景有限,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M1 都已经配置溢出了,日常使用根本感受不到差距。

相对感受差距,大部分用户对价格会更敏感,新款 11寸起步涨了 600元,寸起步涨了 800元。

我体验后的两点感受:

(4)购买链接

(5)附 iPad Pro 11/寸 配置

(1)iPad Air 5 的定位

Air 5 各方面配置都很均衡,精致又轻薄,定位上会更接近 iPad Pro 11:

(2)购买建议

这个问题体现了苹果越来越精准的 “刀法”,也是让大家非常纠结的地方。

一个比较好的建议是:根据 “预算”“需求” 来选,在你预算范围内,选择一款能满足你实际使用场景的工具,只为当前的需求买单,而不去考虑用不到的功能。

毕竟 iPad 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,相对于工具,其实更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人,买了就好好利用,这个才是重点!

如果你有这些 “非常需要的点” 或者 “想升级下使用体验”,那就咬咬牙上 Air 5 吧。

Air 5 入门款 64G(价格 4399)和 Pro 11 入门款 128G(价格 6199),两者差价 1800 块钱。

也就是说,如果你选择 iPad Pro 11,相当于额外用 1800 块钱买了这一堆功能:

在 Air 系列出来之前,有很多小伙伴纠结是否要买 Pro,觉得 Pro 贵,多花的钱买来的额外配置根本用不到,有买了就亏了的想法,现在可以少点纠结了。

iPad Air 5 相当于 iPad Pro 11 砍掉了一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实用的功能(配置溢出),保留了生产力配置(Pro全系配件都能用),价格也下探很多。

一句话总结:Air 5 算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定位中端的高性能平板了!

64G 简单算下,除系统占用 10个G左右、下载软件算 10多个G(平板不像手机会下很多软件的),剩余大概在 40G 左右,日常用来学习、娱乐,包括玩一些小型游戏、甚至是装一两个大型游戏,也是够用的!

注意:不要以手机的使用场景来对比平板,手机经常带身边,使用场景复杂,需要的存储当然更大,而平板的使用场景就相对简单。

如果,你说确实要存的东西多,64G 不够用怎么办?那也有很多办法:可以买 iCloud、可以放云盘,也可以利用 USB-C 端口很方便的外接 U盘、移动硬盘等使用。

至于 Air 5 的 256G,相比 Pro 128G 的优势是便宜大碗(Pro 还要贵 700),如果自带容量对你来说非常重要,大容量就特别实用,如果你的预算又刚好在 5500左右,那就买它,用个 5 年以上不是问题。

注意:占用存储最大的是大型游戏,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,单一个 “原神”,下载就需要 ,打开游戏还需要下载完整版 ,一个游戏至少要 14G 的存储空间!

(3)购买链接

(4)附 iPad Air 5 配置

(1)先说 iPad 2021 的定位

苹果给它的命名是 “iPad 标准版”,定位入门基础。不过都 2021年了,还是非全面屏、非全贴合屏,有点失望,高情商的说法叫 “经典设计”,低情商就是 “不换模具的祖传配方”…

(2)再说 iPad 2022 的定位

iPad2022 也属于 “iPad 标准版”,不过又换芯又换模具,定位上是 iPad2021 和 iPad Air 之间的一个中间产品。

虽然感觉变化大吧,但仔细对比也没发现有质的提升,依然是非全贴合屏幕,依然是支持一代笔,依然没有 128G,一看价格也非常感人。

新款升级点有这些:

新款价格:64G 3599元,大概是苹果自己也意识到定价有点高,iPad2021 也没下架,继续在卖。

(3)购买建议

吐槽归吐槽,iPad数字系列 作为入门基础,适用日常绝大多数场景,对于那些不追求配置的、觉得够用就行的、或是第一次想尝试苹果生产力生态的,那基础款的性价比就很高了。

特别是学生党,考虑到预算,能省就省,显然 iPad2021 64G 就是更合适的选择,目前 2599 的价格(教育优惠还能再便宜 160元),买来记笔记、上网课、看文档、影音娱乐、甚至是后期修图和简单剪辑 4K 视频,也都能胜任。

再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生产力配件,可以随便折腾不心疼,幸福感也不差~

买东西还是要结合预算和自身需求,不必过于追求性能、参数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!

新款 iPad2022 贵 1000 块钱,多花的钱能买到这些:

需要注意:新款的屏幕素质没有提升,两款都是非全贴合屏幕!

所以,iPad2022 跟上一代相比,变化最大的是外观、USB-C 端口,新款性能也有进一步提升,只能说整体体验更好了,不过价格贵也是真的,适合有预算、对外观颜值有要求、对 USB-C 端口拓展有需求 的用户。

否则,iPad2021 作为入门款,依然有很高的性价比,买来当个工具用个三四年问题不大!

当然,这两者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,需要仔细比较才能区分,真用起来其实没多大差别,除非你有专业方面的需要,否则也不需要太在意。

至于是买 64G 还是 256G:如果你犹豫就选 64G,低配也够用,能用起来这波就不亏,其实很多人高估了自己的使用需求。也不要拿 iPad 和手机比较,手机的使用频率更高,所以会装更多的软件,还有拍照、拍视频需求,需要的存储当然会更大…

那假如使用一两年后容量真不够了,又不想经常删东西,也有解决方案:可以放免费的云盘、可以买 iCloud,也支持外接 U盘等使用。

而买 256G 就要再加 1200元,单纯为容量买单,性价比不高,除非自带存储对你很重要、你预算也够。

iPadOS 本身就支持读写 U盘/移动硬盘,可以在自带的 “文件APP“ 查看并管理文件。

需要注意两点:

Air 5 的主要提升在:

同样是 64G 的容量版,Air 5 要贵 2200 块钱!

Air 5 虽然颜值颇高、屏幕更好、性能更好、拓展更多,但如果你日常的使用场景,即用不上性能,也没很大强度的生产力需求,多出来的功能就是配置溢出,那买 iPad2021 就很划算了。

当然,如果你说预算足够,而且对性能、颜值、重量有点要求的,那就选择 Air 5。

综合来看,两者也就体验方面的差别,一个足够用!一个更好用!

新款 iPad2022 用的是 Air 5 的模具,两款的外观设计几乎一样,差距也进一步缩小,相比 iPad2022,Air5 目前还有的优势是:

所以,两者也是体验方面的差别,按照预算和需求选就好。

(4)购买链接

(5)附 iPad 2021 配置

(1)iPad mini 6 的定位

iPad mini 系列定位 小屏幕 + 性能,主打游戏、阅读、影音。

新升级的 iPad mini 6,几乎是目前最适合 “玩游戏” 和 “阅读” 的平板了,iPad mini 6 相当于小屏版的 Air:

(2)购买建议

iPad mini 6 是小屏版本的 Air,区别就是一个小屏一个大屏,不过新款 Air 5 搭载 M1 芯片,性能就拉开差距了。

选择也很简单:喜欢便捷小巧的、有玩游戏需求的,选择 mini 6;否则屏幕更大的 Air 不管是用来学习,还是影音娱乐,显然会更合适。

如果是有学习需求的、在线使用场景多的、偶尔玩一两个游戏的,那 64G 也够用,这跟我上面回答的 “平板买 64G 还是 256G” 的观点一致,预算有限可以选 64G!

但如果你买 mini 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小屏优势、就是用来玩,对机身存储的需求高,也不差钱,那就选 256G,甚至还可以直接买蜂窝网络版本,当一个大屏的手机,体验会更好。

(3)购买链接

iPad mini 6 新配色:深空灰、星光色、粉色、紫色。

(4)附 iPad mini 6 配置

ipad攻略

共有两个版本,分为 870 的标准版以及 888 的性能版:两款主要在处理器配置以及快充上区别,其他屏幕,音质,电池容量一样。

处理器性能对比如下,骁龙888更强些。以下图片截图自https://www.

两款配置都是8300mAh 电池,而870 版支持 40W 快充、888 版支持 66W 快充;

采用11英寸OLED全面屏,屏幕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,滑屏操作时非常丝滑顺畅。其屏幕分辨率为2560*1600,对比度为1000000:1,算是补足了曾经Pro上没有120hz高刷的短板,再也不用担心被Matepad 11给背刺了。

这次新款华为MatePad Pro的到来打破了平板电脑与PC的边界,用户可以轻松的远程操作电脑,使得平板、手机、电脑等设备的协同更加便捷,居家办公效率大大提升。

四款配色可以选择。内置一块8300mAh的超大容量电池,支持66W华为超级快充,30分钟即可充电55%,66分钟即可充满。续航表现也不错,电池容量更大,对比matepad 11提升不错。

总之,新款华为Matepad Pro分为普通与性能版,更加注重平板,手机,电脑协同操作,提升办公效率,内置的HarmonyOS 3打通了手机、电脑和平板的体验隔阂,真正实现了三位一体超级终端,交互性非常出色。

这次iPad 10 采用全新的家族式直角边设计,取消了Home 键,与 iPadAir 同尺寸 ,从曾经的非全面屏升级为全面屏,不过依然是非全贴合屏幕且无抗放射涂层。

iPad 2022屏幕与iPad Air 5屏幕相比,2022采用的非全贴合屏幕没有Air 5的全贴合屏幕显示画面自然清晰通透了。非全贴合,由于触摸层和显示屏中间部位不进行处理,从而导致二者之间有空气层,会造成屏幕泛白,显示效果不如全贴合屏。

处理器采用A14 处理器并提供 5G蜂窝版,性能提升 20%。

让人无语的是明明都接口升级为 USB-C,还只支持apple pencil 一代手写笔,二代竟然不支持,这为了与Air 5拉开差距。换接口原因主要就是欧盟的规定。

但需要用户通过新的USB-C转接器进行配对和充电。不过转换器在最新的Apple Pencil一代包装内标配附赠,总售价为799元。

不过如果之前就有一代笔或者其他渠道入手了老包装版本Pencil,就需要自己再单独买1个转换器,售价67元。

这次拍照提升,配备 1200 万像素前置超广角镜头 + 12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,其中前置支持人物居中功能。

iPad10 采用全新妙控键盘双面夹,实现类似于 Magic Keyboard 的功能。

总结来讲,iPad 10涨价就是苹果对于自身产品升级过于自信,美元都涨价36%了,国内涨价千元,升级配置,全面屏加上A14处理器,还只支持一代手写笔,充电还要买转接器,真的变相赚钱,真当消费者钱大风刮来的。

下图Air 5的m1处理器性能比A14强太多了。还不如走教育优惠入手Air 5了,或者买iPad 2021。

这价格要么加钱上iPad Air 5,M1性能比A14强多了,要么降低预期买iPad 2021款。而新款iPad 10不在意价格上涨这么多,需要全面屏,那就买吧。

ipad mini 6作为缩小版本的ipad Air 5,到处可见Air的踪影,小巧的英寸机身,搭载A15处理器,超强的性能,主频率与iphone 13 pro上的满血版本还有一定的差距。

便携性强,日常背包携带方便,作为目前最小巧的ipad,仅有英寸,玩吃鸡,王者游戏非常方便,还可以单手拿着,不重。

英寸,4:3的比例,单手拿着看剧也不错,而且重点是这款屏幕较于ipad 2021款更加优秀,加入了P3广色域,原彩显示,色调显示很暖,不会那么像我的ipad air2那样白,而且全贴合屏幕,不容易反光,这款全新的Liquid Retina屏幕比上一代显示效果更好

满血版本的A15,性能强,对比上一代mini 5的A12,性能提升达到了40%。

超强的游戏温度控制表现以及帧率表现,妥妥的游戏神器,可以算是顶级的玩游戏产品。

面对原神这款对性能配置,散热要求高的游戏,帧率非常稳定,完全可以稳定在60帧左右。

温度控制也非常不错,全程最高画质,温度最高也就45度,适合玩游戏。

不过英寸记笔记确实没有Air 5 英寸要来的好。

支持二代笔,采用Type-C接口,文件传输更快。

新款ipad mini 6性能强,屏幕表现出色,全面屏设计,看视频玩游戏更好,除了屏幕比Air 5小点,性能更强,价格更便宜,性价比超高,如果再有高刷,简直完美,可惜没有。适合小屏平板消费者入手。

所以你如果是用来打游戏多,记笔记少,那么ipad mini 6很合适,否则记笔记更加推荐性能更出并且屏幕更大的ipad Air 5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